《三国演义》中,有一段非常贬低东吴谋士的故事: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。
说的是曹操南下讨伐荆州,刘备一方告急,在这危难时刻,诸葛亮亲自到了东吴,劝说东吴君臣与刘备结为联盟,一同抵抗曹操南下;孙权召集群臣商议此事,帐下的文臣谋士们与诸葛亮就结盟的必要性展开争论;诸葛亮仅凭自己一人之力,与东吴的文臣谋士们开始了激烈的唇枪舌战;最后,诸葛亮凭借其卓越的才智,竟辩得江东众文臣谋士们哑口无言,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。
历史上的东吴,难道真的没有像样的人才吗?
在众多的文臣谋士之中,就真找不出一人能与诸葛亮智谋相当吗?
如果东吴英才荟萃,那么,谁才算得上东吴顶级的人才,能与曹操、刘备的武将谋士们不相上下呢?
长期以来,由于《三国演义》中尊刘贬曹的叙事主线,让东吴孙权成了不耀眼的配角;但历史上真实的东吴,虽没有曹操一方强大,但实力却远在蜀汉之上!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,也只是个故事,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!找不到任何史料方面的记载!
舌战群儒,不过是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罗贯中,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智而编写的小说情节罢了!
历史上真实的东吴,从来都是人才济济!
在孙权的帐下谋士中,不止有张昭、张纮、步骘、诸葛瑾等一众优秀的谋臣;还有三国时期,文武双全的“东吴四英杰”: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!
可以说,“东吴四英杰”的综合素质,都能与诸葛亮比肩!其中优秀者,甚至在诸葛亮之上!
那么,在这四人之中,谁才是首屈一指的英杰呢?
与小说影视作品中的描述截然相反,东吴“四英杰”中,首屈一指的,正是被《三国演义》所丑化了的周瑜!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东吴的孙权、周瑜在罗贯中笔下,那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而周瑜也被丑化为气量狭小之人,被诸葛亮三气而亡!
——这实在是对历史上真实的周瑜,最大的误解!
可以说,周瑜不仅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,战功更是卓越!文武双全,综合势力也在诸葛亮之上!
您不信?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,历史上真实的周瑜,到底有多厉害:
周瑜,三国时期的70后,安徽庐江人,与孙策同龄,比诸葛亮大6岁,比孙权大7岁。
公元195年,20岁的孙策,在父亲孙坚死后四年,率领着所剩无几的兵马,到了历阳(现安徽省和县附近),准备东渡长江,回家乡发展自己的势力;于是,孙策写信给同龄的周瑜,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,一起开疆拓土。
周瑜收到信后,率兵迎接孙策,给予了他全力的支持;此后,周瑜跟随孙策,攻克了安徽境内的横江、当利,进攻江苏境内的秣陵,一路攻占了湖孰、江乘,并进入曲阿,孙策的兵马,也发展到几万人。
——正是周瑜,早期跟随孙策,为东吴打下了最早的根据地!
公元199年,孙策向西进军,开始攻打荆州,周瑜为中护军,随军出征。周瑜跟随孙策一起,攻破皖城、寻阳;第二年,又回兵平定江西境内的豫章、庐陵。再一次为东吴拓展了势力范围!
公元200年,孙策被许贡的门客刺杀射伤,伤重不治,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18岁的孙权。当时,江东偏远险要之处的山越等地,尚未归附孙氏,内忧不断;又要面临曹操、刘表等外部各路势力,外患尚在。而东吴各个州郡的英雄豪杰,也还没有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存的稳固关系。时局艰难!
此时,周瑜在这危难之间,和张昭一起,倾尽心力,全力辅佐孙权。稳住了江东阵脚,为以后,东吴的开疆拓土又一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!
公元202年,曹操责令孙权送人质以示忠诚,周瑜引经据典,为孙权分析道:“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,地方不够百里。他的后辈贤能,扩张土地,开拓疆域,在郢都建立根基,占据荆扬之地,直到南海。子孙代代相传,延续九百多年。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,统御六郡,兵精粮足,战士们士气旺盛。而且,铸山为铜,煮海为盐,人心安定,士风强劲,可以说所向无敌,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?人质一到曹操手下,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,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。那时,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,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、十几个仆人、几辆车、几匹马罢了,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,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?为今之计,最好是不送人质,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。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,拯救天下,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;如果曹操骄纵,图谋生乱玩火必自焚,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,为何要送质于人呢?”孙权依计行事。
——周瑜的此番分析,稳住了孙权的心;仿佛当年,曹操手下的顶级谋臣荀彧、程昱在兖州之战时,力劝曹操不要给袁绍送人质的情景。
公元206年,周瑜又立战功:率军讨伐麻、保二屯,俘万余人;敌方大将黄祖,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,周瑜率军反击,俘虏了邓龙;黄祖手下将领甘宁前来归降。
公元208年,26岁的孙权,第三次征讨江夏黄祖,34岁的周瑜为前部大督,经由此战,抓获荆州刘表手下大将黄祖,报了父仇的同时,又拓展了东吴的势力范围。
同年秋,曹操率军南下,占领荆州,向孙权进逼;大军压境之际,鲁肃劝孙权,紧急招回在鄱阳的周瑜。周瑜回到孙权身边,为孙权做了详尽的分析,指出:曹军远途跋涉,疲惫不堪;天气寒冷,马没有草吃;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,水土不服;马超、韩遂尚在关西,为曹操的后患;而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,所得刘表新降得七八万人,人心不齐。
——从此番分析中,我们可以看到,周瑜对天下大势看得不仅清楚,而且对时局也分析得也十分精准,丝毫不逊于曹操手下的荀彧、郭嘉等一流谋士,也丝毫不在法正、庞统等刘备谋臣之下!
随之而来的赤壁之战中,周瑜、程普等诸将,领三万人抗曹;两军在赤壁相遇,周瑜领军击败曹操,曹操引军到了长江以北。随后,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,周瑜认可,命黄盖诈降 ;曹操中计,船舰烧毁,随后北还南郡。
接着,周瑜又与程普进军南郡,和曹操手下大将曹仁隔江相持。
周瑜先派甘宁去占据夷陵;曹仁分兵马包围甘宁,甘宁向周瑜告急;周瑜留下凌统守卫后方,率军驰援夷陵,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。
此后,周瑜又率兵屯驻北岸,大战曹仁,历经一年多的交战,曹仁弃城而走。
——此番此景,与荀攸为曹操谋取官渡之战的胜利;日后法正为刘备谋汉中之战的胜利,何其相似!
到了公元210年,周瑜又提出了三国时期,整个南方最宏大的战略规划,这一规划,远在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之上!其可操作性,也远远高于诸葛亮为刘备的谋划!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,可以说,天下再大,刘备恐怕也难有立足之地了!历史舞台上,也就没有了日后所谓的三国鼎立之势!而重现出当年刘邦项羽的楚汉双雄的局面!就连曹操,恐怕都不是东吴的对手!
——到底,是什么样的战略规划呢?
公元210年,那时的周瑜,已经36岁,无论军事经验还是对时局的认知分析,都到达了一个巅峰。那年,统领益州蜀地的刘璋,经常受到来自益州北面汉中张鲁的侵扰,而当时的曹操大后方不稳,也腾不出手来参与南方战事;周瑜认为这是攻占蜀地兼并张鲁,并与西凉马超联合,共图北方的最佳时机!
——西凉马超,因为其骁勇善战的骑兵,一直以来被曹操忌惮!而马超亦对曹操不满,联合马超,操作上不难;而提前攻取益州,断了刘备西行之路,也能限制刘备的发展,凭借周瑜的军事能力,也有胜算。
于是,周瑜向孙权建议,与奋威将军孙瑜一同出击,进而攻取蜀地。孙权同意了周瑜的出征计划。可惜的是,周瑜却在争夺天下的这个关键时刻,病死在了巴丘(今湖南境内的岳阳),远非《三国演义》中所描绘的那样被诸葛亮三气而亡。
可见,周瑜的才智,绝不在曹操五大谋士之下,也完全不输刘备的三大谋臣,而且,更难能可贵的是,周瑜不仅能文能谋,军事水平也是一流,绝对的文武双全!论综合能力,更是在三国时期,谋臣们之上!
所以,周瑜这样的杰出人才,不能简单地划归到谋士之列,也不能轻率的归到类似于曹魏“五子良将”、蜀汉“五虎上将”之类的武将系列。
因此,后来的人们,对于三国时期,东吴周瑜对这样文武双全的顶级人才,给了特定的称号——“英杰”。
而“东吴四英杰”之中,周瑜,首屈一指,独占魁首,当之无愧!
以上就是鸿运下载小编给大家带来的“吴国武将之东吴四英杰陆逊鲁肃 ”全部内容,希望可以解决你的问题,感谢您的阅读,想了解更多吴国武将之东吴四英杰陆逊鲁肃 相关信息请关注鸿运下载站。